壓力過大? 也會影響骨質?
壓力過大?當心也會影響骨質!
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工作、學業、家庭壓力接踵而來。你可能知道壓力會導致失眠、焦慮或肌肉緊繃,但你知道嗎?長期壓力也會默默影響骨質健康。如果常常感覺身體緊繃、容易疲倦、甚至骨頭痠痛,別忽略這可能是「骨質流失」的警訊。
壓力如何影響骨質?
當我們處在壓力狀態時,身體會分泌一種稱為皮質醇(Cortisol)的壓力荷爾蒙。短時間的皮質醇能幫助我們應付緊急狀況,但若長期分泌過多,就會造成骨質代謝失衡。
皮質醇會抑制骨細胞的生成、增加骨吸收,導致骨頭中的鈣質流失;同時,它也會干擾維生素D的作用,使得身體更難吸收鈣。長期下來,骨質會越來越脆弱,增加骨折風險。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壓力大的上班族、學生,即使年紀不大,骨密度也常常偏低。

一、適度攝取牛奶、小魚乾、紫菜、豆類
飲食是維持骨質的第一步。
這些食物富含鈣、維生素D與蛋白質,能幫助骨頭更結實,同時具有抗發炎作用,降低骨折風險。
舉例來說:
- 
	
牛奶與豆類提供優質蛋白質,幫助骨骼修復。
 - 
	
小魚乾與紫菜則是天然的鈣質來源,輕鬆補足每日所需。
建議在三餐中適量搭配這些食材,讓骨頭有足夠營養來對抗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。 

二、多到郊外 曬太陽、活動筋骨
除了補充營養,運動與曬太陽更是強健骨質的關鍵。
陽光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,幫助腸道吸收鈣質;而走路、爬樓梯、慢跑、瑜伽等負重型運動,能刺激骨細胞活化,讓骨骼更密實。
試著每週安排幾次戶外活動,不僅有助放鬆壓力,也能讓「骨本」更穩固,一舉兩得。

三、充足睡眠 避免熬夜
你可能沒想到,睡眠與骨質健康也息息相關。
睡眠不足會干擾生長激素的分泌,而生長激素正是促進骨骼修復與新生的重要角色。
當你經常熬夜,骨骼修復能力就會下降,導致長期微損累積。
因此,保持規律作息、確保每天有7至8小時的睡眠,不僅能恢復精神,也讓骨骼有時間「修復自己」。
小結 | 面對壓力,我們無法完全逃避,但可以學會與它和平共處。
從飲食、運動、睡眠三方面著手,再加上適時放鬆與自我照顧,就能有效降低壓力對骨質的傷害。
別讓壓力偷走你的「骨本」,從今天開始,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與骨骼吧!
🔍了解放鬆相關的產品推薦
點我了解滾筒/按摩球 、肩頸脊背/按摩枕/椅墊
返回首頁看更多👉🏼骨健康x伸展放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