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分鐘帶你認識筋膜&骨骼
1分鐘帶你認識筋膜&骨骼:身體結構的幕後功臣
你是否常常覺得身體緊繃、僵硬,或活動時「卡卡的」?
這不一定是肌肉問題,可能是筋膜在作怪!
什麼是筋膜?
筋膜被稱為「第二骨骼」,是一種遍布全身的網狀結構,就像一張緊密的蜘蛛網,包裹著 骨骼、肌肉與器官。
它的主要功能包括:
-
提供身體的結構支撐
-
維持身體形狀與平衡
-
在動作時協助力量傳遞
筋膜上還覆蓋著許多神經末梢,因此當筋膜緊繃或沾黏時,不只會影響活動,還可能引發疼痛、僵硬感。
什麼是骨骼?
骨骼由骨頭組成,是身體的「硬體架構」。
它不僅支撐全身、保護內臟,還負責協助運動與儲存礦物質。更厲害的是,骨骼具有自我修復與更新能力——骨折後能逐漸癒合,恢復正常功能。
骨骼同時也是血球的製造工廠,在骨髓中不斷生成紅血球與白血球,維持身體的健康運作。

筋膜與骨骼的關係
筋膜與骨骼並非各自獨立,而是密切合作的夥伴,共同維持身體的平衡與穩定。
兩者的關係可以這樣理解:
-
結構整合與支撐:筋膜包裹骨骼,使身體能穩定地保持形狀。
-
平衡與姿勢:筋膜緊繃或不平衡,會影響骨骼排列與姿勢。
-
潤滑與滑動:筋膜健康時能讓骨骼與肌肉滑順運作。
-
訊號傳遞:筋膜中的神經末梢能感知壓力與張力,協助身體調整動作。
什麼是筋膜沾黏?
想像一下保鮮膜黏在一起、拉不開的感覺——這就是筋膜沾黏。
當筋膜與肌肉或其他筋膜層之間「黏住」時,滑動不順,會導致:
-
疼痛
-
僵硬
-
活動受限
-
甚至影響身體協調
筋膜沾黏的常見原因
筋膜沾黏不一定是運動造成的,反而常見於日常習慣不良:
-
動太多:過度訓練造成筋膜微損傷。
-
動太少:長期久坐、姿勢不良導致筋膜缺乏彈性。
-
受傷或發炎:使筋膜纖維黏結。
-
缺水:筋膜乾澀,滑動困難。
症狀可能包括:
-
局部或廣泛性疼痛
-
活動範圍變小
-
肢體容易疲勞或僵硬
3個方法幫助放鬆筋膜、改善沾黏
1.補充水分
筋膜約有70%以上是水分,喝水能讓筋膜保持彈性與滑順。
👉 建議:每天平均分配飲水,避免一次喝太多。

2.適度伸展
輕柔的伸展動作能活化筋膜,促進循環。
👉 可嘗試瑜伽、皮拉提斯或溫和的拉筋。
3.使用筋膜槍或滾筒
透過震動或滾動刺激筋膜,促進放鬆與滑動。
👉 記得避開骨頭部位,每個部位約30秒即可。